close
周星星我如願地成為影評人,卻也正式地認為「影評人」不是什麼很偉大的角色、當然不是什麼很厲害的「喀」
,說一句「真實話」,「影評人」堪稱是最混的一種文人,它的哲學就是「撿最便宜的垃圾食物填飽肚子」而
已。
「影評人」既不會改變什麼、也根本匱乏關懷/關注我們大家眾人的世界的心思。單純一個電影世界,它除了
真的就是/只是「夢工廠」、讓我們大家眾人從中獲得娛樂的開心感覺,電影世界已經遠遠不是世界電影所想
要呈現的世界,真實的世界、我們大家眾人生活在其中的活生生的世界。全世界眾家影評人都有個極為扭曲的
傾向,就是對人文(知識的)世界更加嚴重地「沒在關切」。
「影評人」的這個身份本來早就已經被電影世界制約、被限制住其文人性格的視野,「影評人」成天只在看電
影影片、即哲學意義上的「電影文本」,諸多、眾家影評人早就已經「沒在關切」人文、哲學的知識。早就一
點都沒有『哲學性格』,早就已經在排斥、驅逐『跟電影無關』、『根本不是電影』的其它知識。
世界電影的基礎,首先,就絕對不是電影世界,而是這個世界,活生生的世界、人文的世界。像,一八九五年
十二月二十八號的電影事件,首先就是法國的歷史事件,而不是反過來它(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)「只
是」世界電影史的電影事件。
就歷史事件、電影歷史事件來說,要能夠精準掌握事件的細節,也就是事件/歷史的「真實」「事實」 « la
vérité » ,才不會丟失準確性。丟失準確性,直言就是不符歷史事實,不是真實事實 « la non-vérité » ,錯
誤的敘述,錯誤的歷史。
應透過電影變成、一直在變成「對什麼都很感興趣」、「對什麼都很好奇」、「通通都很想『通』」的「『熱
愛』我們大家/眾人/人文的這個世界」的哲學家 « philosophe » ,『一直變成熱愛智慧/哲學家』 « de-
venir-philosophe » ,熱愛這個世界。不僅僅是熱愛電影世界、電影文本的世界,熱愛更多的是人文的世界。
posté le mardi 22 décembre MMXV
〈法國巴黎一人/兩人自由行全方位攻略〉
《世界的起源》(L'ORIGINE DU MONDE, 1866)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2128181
〈電影近一百二十週年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5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之巴黎「大咖啡館」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6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須釐清的一項關鍵真相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7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之《自里昂的盧米埃工廠下班》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8
〈世界電影的一百二十週年〉
http://newsblog.chinatimes.com/jostar2/archive/22762
《理想國》第一卷開場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33110888
西元前希臘哲學跟中國孔子對照表(新排版)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25882333
〈基督教只能是新教?有沒有搞錯?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36666081


,說一句「真實話」,「影評人」堪稱是最混的一種文人,它的哲學就是「撿最便宜的垃圾食物填飽肚子」而
已。
「影評人」既不會改變什麼、也根本匱乏關懷/關注我們大家眾人的世界的心思。單純一個電影世界,它除了
真的就是/只是「夢工廠」、讓我們大家眾人從中獲得娛樂的開心感覺,電影世界已經遠遠不是世界電影所想
要呈現的世界,真實的世界、我們大家眾人生活在其中的活生生的世界。全世界眾家影評人都有個極為扭曲的
傾向,就是對人文(知識的)世界更加嚴重地「沒在關切」。
「影評人」的這個身份本來早就已經被電影世界制約、被限制住其文人性格的視野,「影評人」成天只在看電
影影片、即哲學意義上的「電影文本」,諸多、眾家影評人早就已經「沒在關切」人文、哲學的知識。早就一
點都沒有『哲學性格』,早就已經在排斥、驅逐『跟電影無關』、『根本不是電影』的其它知識。
世界電影的基礎,首先,就絕對不是電影世界,而是這個世界,活生生的世界、人文的世界。像,一八九五年
十二月二十八號的電影事件,首先就是法國的歷史事件,而不是反過來它(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號)「只
是」世界電影史的電影事件。
就歷史事件、電影歷史事件來說,要能夠精準掌握事件的細節,也就是事件/歷史的「真實」「事實」 « la
vérité » ,才不會丟失準確性。丟失準確性,直言就是不符歷史事實,不是真實事實 « la non-vérité » ,錯
誤的敘述,錯誤的歷史。
應透過電影變成、一直在變成「對什麼都很感興趣」、「對什麼都很好奇」、「通通都很想『通』」的「『熱
愛』我們大家/眾人/人文的這個世界」的哲學家 « philosophe » ,『一直變成熱愛智慧/哲學家』 « de-
venir-philosophe » ,熱愛這個世界。不僅僅是熱愛電影世界、電影文本的世界,熱愛更多的是人文的世界。
posté le mardi 22 décembre MMXV
〈法國巴黎一人/兩人自由行全方位攻略〉
《世界的起源》(L'ORIGINE DU MONDE, 1866)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2128181
〈電影近一百二十週年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5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之巴黎「大咖啡館」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6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須釐清的一項關鍵真相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7
〈電影一百二十週年之《自里昂的盧米埃工廠下班》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80007758
〈世界電影的一百二十週年〉
http://newsblog.chinatimes.com/jostar2/archive/22762
《理想國》第一卷開場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33110888
西元前希臘哲學跟中國孔子對照表(新排版)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25882333
〈基督教只能是新教?有沒有搞錯?〉
https://jostar2.tian.yam.com/posts/36666081

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