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導演克里斯多福˙諾藍(Christopher NOLAN) | 《黑暗騎士:黎明昇起》(The Dark Knight Rises, 2012) | 《黑暗騎士》(The Dark Knight, 2008)影評 |
周星星前言:因為想深思《星際效應》(INTERSTELLAR, 2014)跟深進地書寫《星際效應》影評,只好先以斷片(fragment)的形式深思《星際效應》。
ㄅ、搬來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的狹義相對論(la relativité restreinte)、廣義相對論(la relativité générale),都無助於深思《星際效應》。《星際效應》是一部科幻片(science-fiction),
《星際效應》賣的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(la relativité),而是「諾藍相對論」(la relativité nolanienne)————或剪除克里斯多福˙諾藍的個人標記,稱之為「科幻相對論」(la relativité science-fictionnelle),是「科幻相對論/諾藍相對論」充當「蟲洞」(wormwhole)帶領我們(電影觀眾)進入「情感的『深淵邊疆』」(limbes des sentiments)。

ㄆ、古柏(Cooper),由馬修˙麥康納(Matthew McCONAUGHEY
)飾,以他為中心,他的家庭關係(relation(s))分別有:甲,他是婿,他上面有一位岳父唐納(Donald);乙,他是父,他下面有一長子湯姆(Tom);丙,他是父,他下面有一幼女墨菲(Murph)。甲項跟乙項,也就是古柏跟他岳父、古柏跟他兒子的關係(relation(s))
,似乎被《星際效應》淡化。只有丙項,也就是古柏跟他女兒的關係(relation),被《星際效應》強化。
ㄇ、死亡(la mort)是最大的不公道/不正義(injustice)。古柏跟他女兒墨菲的關係,或者說最終是古柏揮之不去的懸念,就是他(古柏)對女兒墨菲的愛(amour)是永存的,他(古柏)必須盡一切努力去避免他女兒(墨菲)變成服喪(deuil),也就是說在墨菲有生之年喪父。
但是,「諾藍相對論」讓關係(relation)翻轉成古柏在有生之年喪女(墨菲),「愛」(amour),演變成「喪」(deuil)。
死亡已經演變成對古柏來說是最大的不公道/不正義。這一切,似乎都是由時間造成的。
ㄈ、「諾藍相對論」最吸引人的一點,就是:時間本來是距離(distance),是時刻(moment)、即『時間點』彼此之間的距離,但是《星際效應》以一種詭譎的推進方式,時間被空間化變成立方體,而且應被理解成是阿納克西曼德(ANAXIMANDRE de MILET, 610 B.C – 546 B.C.)式的「阿培鴻」(apeiron),意即「無限」、「非限定」,它(『時間』跟『已經被空間化的時間』)已經不再是距離,它(『時間』跟『已經被空間化的時間』)就變成「可能性」(possibilité)。
「詭譎」(ㄍㄨㄟˇ)(ㄐㄩㄝˊ):「變化無窮的樣子」或「奇特、怪誕的樣子」
écrit et posté le mardi 18 novembre MMXIV
泰勒斯(THALÈS de MILET, 625 B.C. – 547 B.C.),泰勒斯的學生阿納克西曼德(ANAXIMANDRE de MILET, 610 B.C – 546 B.C.);阿納克西門尼(ANAXIMÈNE de MILET, 585 B.C. – 525 B.C.)也是泰勒斯的學生。
Année | THALÈS | ANAXIMANDRE | ANAXIMÈNE |
625 B.C. | né 生 | ||
610 B.C. | né 生 | ||
585 B.C. | 預測到日蝕 | né 生 | |
547 B.C. | mort 歿 | ||
546 B.C. | mort 歿 | ||
525 B.C. | mort 歿 | ||
494 B.C. | 愛奧尼亞被波斯人攻陷,米利都學派結束。 |
ㄉ、作為一部科幻片,《星際效應》選擇「任務」(mission)取向,把所謂「惡」(le Mal)的角色設定成人類存亡危機,因此,是「存有條件」(condition d'être)在改變的問題,不是什麼好人(le bon)要對戰壞人(le méchant)的問題。
ㄊ、「任務」(mission)取向的影片,或是這一種類型,必備一項劇情元素:配角或某一位主角必須要在任務中死亡————會有兩位主角死亡則很罕見。
ㄋ、愛(amour)、喪(deuil)是人類的命運,要呈現「愛」、呈現「喪」,幾乎都是必備的劇情元素。只是,配角死掉就死掉了,主角不會為/很少會為配角服「喪」。例如,古柏(Cooper),也就是馬修˙麥康納(Matthew McCONAUGHEY)所飾演的角色,他的太空人同事死掉就死掉了,不必演出什麼古柏為此傷心的畫面;但是,古柏的岳父唐納(Donald),也就是在《巔峰戰士》(CLIFFHANGER
, 1993)飾演大壞蛋的約翰˙李斯高(John LITHGOW)所飾演的角色(古柏的岳父),唐納已經過世的訊息是由古柏的兒子湯姆(Tom
)(吧?有待再看第二遍求證)向古柏提及的。服喪(deuil)必然是不容易的,但卻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《星際效應》勢必要帶出唐納過世的訊息,畢竟,《星際效應》賣的不就是古柏已經「不小心地/非自己願意地」跨越到很後面的時間、很多年很多年以後?唐納怎可能還能夠活著呢?因此,還是要提示重點:作為任務影片,《星際效應》不會、也不能忘記「愛」、「喪」
、生/死/樂/不樂的情感面向。
ㄌ、什麼是穿越時間、穿越被空間化了的時間、穿越各種可能性(possibilités)的東西?曰:「永恆、永存」(éternité)————終究不算是什麼『東西』。那,什麼是永恆、永存的(éternel)?《星際效應》告訴我們是人性情感,是愛(amour)、是喪(deuil)。
當我們發明了飛機,也同時發明了墜機。 當我們發明了火車,也同時發明了出軌。 當我們發明了電廠,也同時發明了浪費電。 當我們發明了水庫,也同時發明了浪費水。 當我們發明了智慧型手機,也同時發明了沉癮手機症。 當我們發明了可照相手機,也同時發明了自拍強迫症。 |
當我們發明了 photoshop,也同時發明了後製作美腿。 當我們發明了 facebook ,也同時發明了後現代劈腿。 |
當普通級女生變成正妹 |
當「年輕女孩子」被寫成、被稱呼成「正妹」; 當「新聞頻道」被塞滿一大堆「監視器畫面」; 當「極綠派」被寫成、被稱呼成「白色力量」; 當「草包」被擁戴、被歌頌成是「資優柯神」; 當以上通通都已經發生,就是台灣的「痛瘋」。 |
En effet posté le vendredi 5 décembre 2014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