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LAN, Christopher 克里斯多福˙諾藍
英國編劇兼導演,英國倫敦 (London) 30.07.1970 -
長片:
1999 : Following《跟蹤》★★
2000 : Memento《記憶拼圖》★★★★
2002 : Insomnia《針鋒相對》★★★
2005 : Batman Begins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★
2006 : The Prestige《頂尖對決》★★★
2008 : The Dark Knight《黑暗騎士》★
2010 : Inception《全面啟動》★★★★
2012 : The Dark Knight Rises《黑暗騎士:黎明昇起》
(有星星記號為周星星之評價,沒星星記號是周星星沒看過的片)
◆ 父親是英國人,母親是美國人,克里斯多福˙諾藍很早就藉由其父的八毫米(8 mm)攝影機開始拍片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後來用十六毫米(16 mm)拍攝短片,並用很少的預算拍攝第一部片《跟蹤》,而且是黑白攝影。在多倫多影展竄出名之後,克里斯多福˙諾藍改編他弟弟強納森˙諾藍 (Jonathan Nolan) 的短篇小說而成為《記憶拼圖》,隨時間演進變成二十一世紀的第一部膜拜片。進到好萊塢,先翻拍一部挪威片,然後再進行大製作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。《開戰時刻》跟《黑暗騎士》開出來的票房相當驚人,但這兩部蝙蝠俠影片令人失望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已成為好萊塢大喀,《頂尖對決》再證明在工業體系內他仍能保有他個人的作者風格。《全面啟動》的成績證明克里斯多福˙諾藍拋棄掉蝙蝠俠的超級英雄設定後,就能發揮無遠弗屆的想像力。
u 《跟蹤》主要講二流作家 Bill(由 Jeremy Theobald 飾)他的故事。為了增加寫作靈感,他開始在街上隨機地跟蹤別人。有一天他跟蹤的是 Cobb(由 Alex Haw 飾),但 Cobb 反過來介入 Bill 的生活。Bill 也跟蹤一位神秘的金髮女郎(由 Lucy Russell 飾),但這位神秘的金髮女郎以及 Cobb 勢必讓 Bill 大吃一驚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用很精簡的預算拍《跟蹤》,並且超勇敢地讓片長只有六十多分鐘,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戲劇張力快鬆弛時就馬上收手;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部讓人吃驚(並且不冗長)的片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將整個《跟蹤》的敘事線打亂,絕對比《黑色追緝令》(Pulp Fiction, 1994) 還要更複雜,所以要更用心解讀每一段劇情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的風格已經在那兒,並非是從比較廣為人知的《記憶拼圖》才開始。可惜《跟蹤》只在歐洲地區小眾流傳(拜一家出《跟蹤》DVD 的發行商後來賤價拍賣之賜),但克里斯多福˙諾藍靠《跟蹤》的聲譽獲得到美國執導電影的機會。
u 改編自他弟弟強納森˙諾藍的短篇小說,《記憶拼圖》仍保有克里斯多福˙諾藍完全他自己的風格。片子一開始,Leonard(由 Guy Pearce 飾)似乎把 Teddy Gammell(由 Joe Pantoliano 飾)給斃了。影片開始倒敘,有位女人 Natalie(由 Carrie-Anne Moss 飾)出現,似乎是 Leonard 的好友。影片又開始倒敘,然後又開始倒敘,我們才知道這部片應該是要倒敘到故事的最開頭。天啊!懸疑感到最高境界,到底「結局」會是什麼?克里斯多福˙諾藍不只是玩敘事的遊戲,他玩的應該是精神分裂的黑色電影。《記憶拼圖》成為膜拜片 (film culte) 後,又再出雙碟版 DVD,第二片甚至提供完全順時間剪接的版本!當然這版本隨時可丟掉。攝影指導哇利˙費斯特 (Wally Pfister) 和克里斯多福˙諾藍合作《記憶拼圖》之後成為他的忠實搭檔,迄今從未缺席。
u 翻拍自一九九七年的挪威片《失眠》(Insomnia,導演 Erik Skjoldbjærg)的《針鋒相對》,取的特點是北歐國家的夏季:當挪威夏季發生一件命案,一位瑞典警察 Jonas Engström(由 Stellan Skarsgård 飾)必須在太陽不會下山的季節辦案。原作很有趣,但不是超頂尖傑作;美國選擇翻拍《失眠》又找來克里斯多福˙諾藍,當時很令人期待。劇情為了美國化,故事發生的地點改在緯度最高的阿拉斯加州。警官 Will Dormer(由 Al Pacino 飾)到阿拉斯加州,因為辦案誤殺同僚 Hap Eckhart(由 Martin Donovan 飾)。阿拉斯加州當地的警察 Ellie Burr(由 Hilary Swank 飾)逐漸推出內情不單純,自己冒出來的殺少女兇手 Walter Finch(由 Robin Williams 飾)也把 Will Dormer 搞得異常疲憊。一部翻拍作,要如何看導演的功力?克里斯多福˙諾藍擅長的是氣氛跟人的性格,實在不得不提艾爾˙帕西諾 (Al Pacino) 獨領風騷的演出。實驗性變得比較不強的《針鋒相對》有跟《烈火悍將》(Heat, 1995) 類似的處理:影片才進行到一半,我們已經安排正邪兩方面對面交談。大衛˙朱利安 (David Julyan) 聽似簡單的配樂為《針鋒相對》塑造高雅的氣質,證實克里斯多福˙諾藍知道如何達成好萊塢工業的中庸美學──不難看而且品質不差。
u 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由克里斯多福˙諾藍執導筒,曾經讓人期待,但成績很挫折人。Bruce Wayne(由 Christian Bale 飾)如何從平常人變成蝙蝠俠?整個劇本全栽在 Henri Ducard(由 Liam Neeson 飾)這一角:前面為人師表現得正氣凜然,但翻臉像翻書一樣,最後亦證實他就是最終的大反派。選角也有問題:Christian Bale 欠缺魅力,完全是由攝影指導哇利˙費斯特和克里斯多福˙諾藍的選景塑造而成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讓視他為「作者」的影評人失望,但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卻大賣,且市面上評價又誇張地高。有待時間證明,且更應嚴格檢視。
u 改編自 Christopher Priest 的小說的《頂尖對決》講兩位魔術師對決的故事。一八七八年的倫敦,當 Alfred Borden(由 Christian Bale 飾)跟 Robert Angier(由 Hugh Jackman 飾)都還是魔術圈的菜鳥時,Alfred Borden 意外地害死 Robert Angier 的愛妻 Julia(由 Piper Perabo 飾)。之後,Borden 跟 Angier 都獨立出來自立門戶當魔術師,機關師 Cutter(由 Michael Caine 飾)選擇加入 Angier 的陣營。Borden 跟 Angier 彼此惡性競爭,到最後 Borden 被控謀殺 Angier 一命入獄,被判死刑。克里斯多福˙諾藍《頂尖對決》
u 再次由克里斯多福˙諾藍執導蝙蝠俠影片《黑暗騎士》,哇利˙費斯特的攝影依舊沒話說,甚至讓人感覺這是一部壯觀的史詩動作片。無奈整個劇本一直堆砌由小丑(由 Heath Ledger 飾)主導的「遊戲」(games),終極目的就是要挑戰蝙蝠俠──也就是 Bruce Wayne(由 Christian Bale 飾)──而已。不管有多少人高估《黑暗騎士》是「神作」,依舊不改我周星星愈看愈不喜歡《黑暗騎士》的事實。《黑暗騎士》之周星星影評,請點這裡。值得一提的是《黑暗騎士》的票房紀錄在美國勇猛地挑戰《鐵達尼號》,成為電影史上賣座亞軍──直到《阿凡達》(Avatar, 2009) 直接衝成冠軍,再把《黑暗騎士》擠到季軍。
u 《全面啟動》講(由 飾)(由 飾)(由 飾)(由 飾)(由 飾)
u 克里斯多福˙諾藍靠《跟蹤》崛起,實至名歸,因為劇本相當機智。《跟蹤》和《記憶拼圖》都玩弄敘事線、倒敘手法,《記憶拼圖》更加瘋狂、考驗觀眾推理能力,讓人驚訝電影史一百零五年發展下來居然沒有人像克里斯多福˙諾藍那樣把形式玩到極致,且又跟有內容的劇情搭配得相當好。基於它酷斃了的形式,《記憶拼圖》將成為電影史不斷討論的話題。《針鋒相對》較充裕的預算讓克里斯多福˙諾藍有機會塑造氣氛:阿拉斯加廣袌的地景、空曠無人的冷酷異境以及 Will Dormer 他單獨一人的焦慮、疲憊、懼光,很快讓本片不再庸俗地追問「誰是兇手」,而是「誰最能夠隱瞞真相」。它像是黑色電影的反面:全日景、全無夜間貼近的跟蹤、全無淋濕的地面跟警匪汽車追逐,而且還是更曖昧的黑白角色設定──兇手並非真的很邪惡,警察也並非道德很高尚。耐心看它,方知克里斯多福˙諾藍企圖顛覆的跟他企圖營造的會有多多。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的大賣座讓克里斯多福˙諾藍鬆了一口氣,也讓他成為好萊塢大喀,但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是一部沈悶、無個性、太多矯作的商業大堆頭(卡司算很驚人)。《頂尖對決》是好萊塢大喀的再一次出擊,成功地挽回「作者」名聲;但《黑暗騎士》再次讓人失望。直到《全面啟動》上映,克里斯多福˙諾藍已證明他才是當今美國好萊塢工業內最有質感的導演──而非詹姆斯˙柯麥隆 (James Cameron)。──原發表日期:二○○六年八月四號(並陸續再更新過)──
IMDB,請點這裡。
Allociné,請點這裡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