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的確很難確切地說搖滾樂是誕生於哪一年哪一個月────例如說是一九五四年
四月,這是指比爾˙海利和他的彗星合唱團(Bill Haley and His Comets)所
錄製的〈整天都在搖滾〉(Rock Around the Clock);或者說是一九五三年
四月,還是比爾˙海利和他的彗星合唱團所錄製的〈瘋狂哥,瘋狂〉(Crazy
Man, Crazy)。不管。
〈瘋狂哥,瘋狂〉跟〈整天都在搖滾〉都具備今天的搖滾樂所具備的基本要素
:輕快的節奏,跟電吉他的伴奏(或演變成獨奏)。
毫不讓人意外,〈瘋狂哥,瘋狂〉是最基本的四四拍,每一小節有四拍,每一
拍是四分音符。這種節奏,最基本、最規律,甚至是時間一到你就會期待會出
現那種搖滾樂的效果,例如電吉他的獨奏,這種音色比較尖銳的樂器,就是能
夠製造搖滾樂的高潮。下面是〈瘋狂哥,瘋狂〉:
事實上,在搖滾樂 « rock'n'roll » 出現之前,善用電吉他的節奏藍調音樂
« rhythm and blues » 就已經在預告搖滾樂的誕生。以藍調音樂 « blues » 翹楚
勞伯˙強森(Robert JOHNSON)為例,他只用一把空心木吉他,完全沒有爵
士鼓跟貝斯的伴奏,勞伯˙強森就能唱出哀愁感十足的藍調音樂。事實上,空
心吉他的表現已經很搶眼────更應該說『很搶耳』,這預告搖滾樂剛開始就
必須重視空心吉他或電吉他,或說開始加重電吉他的表現之後,就演變成了搖
滾樂。下面,聽聽勞伯˙強森的藍調音樂:
(若影音檔沒了,請自行再在 YouTube 上搜尋 Robert Johnson):
關於搖滾樂的起源,英文版的維基百科,幾乎是目前可見的最詳盡的介紹(前
提是要能夠看得懂英文)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rigins_of_rock_and_roll
所以,搖滾樂不可能就像 « big bang » ,「大爆炸」一下就生成搖滾樂,就演
化出整個搖滾樂的宇宙。搖滾樂的潛能是 « devenir rock'n'roll » ,「演變成
搖滾樂」,這個「演變成搖滾樂」 « devenir-rock » 一直都是搖滾樂自我再進
化的潛能、必然性,而且,是必然地更加暴力。
écrit et posté le samedi 25 juillet MMXV
〈搖滾樂沒有『大爆炸』(big bang〉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80001098
〈搖滾樂的現代化跟後現代化〉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80001099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