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十六年前的四月三十號清晨,天色才剛剛有一丁點赭藍色,我搭乘的那一班法航客機就降落地了。這麼早。四月三十號,變成我的來法日期。以前,我還有一月三十號的來金日期————來到金門的日期。

長那麼大了,周星星我還是會很怕出國,畢竟是第一次出國,只有我自己一個人而已,碰到很多事我都「怕怕的」。像是,在香港機場要轉機,對方一看就是一位中國人小姐,還用英文問我是不是要搭法航的轉機。「嗯,可以說中文嗎?對,我要搭法航的飛機。」

嗯,十六年前的景象、一點一滴的經過,我完全記得一清二楚、三悽四怯,五臟六腑都七上八下,但是好歹也都熬過來了,自己也成長了、成熟了。

去了一趟法國,再回頭看我的成長地「台灣」————而且,不同的時間、每一段每一段新到達的時間,都要再看看台灣、反思台灣————,唉呀,周星星我真覺得:今天,全台灣的台灣人如果只看台灣的新聞媒體,恐怕是會愈來愈腦殘、智障。而且,不是腦袋裝大便————腦袋裝大便是腦袋已經裝了大便————,而是腦袋裝填大便,是腦袋正在一點一點、一坨一坨地裝填大便
。意義,有差喔。

台灣的新聞媒體,尤其指電視新聞媒體,已經變成很單純的台灣人的新聞媒體————新聞媒體很單純地只報導台灣人會感興趣的新聞,連以前一九九○年代都不可能會報導的『鄰居糾紛』、『餐飲有蒼蠅』、『餐廳超收訂位、消費者不爽』、『行車糾紛』的新聞,在今天這個監視器畫面氾濫、一人的臉書發文被操作成全國性質的新聞的年代,都成真了,每天每天台灣的新聞媒體跟台灣人在看的電視新聞,全部都是這種一丁點營養也沒有的綜藝短片。

台灣人的新聞媒體裝大便,看「台灣人的新聞媒體」的台灣人則是腦袋裝大便
,台灣已經是實質的「井國」,「井國台灣」的台灣人已經對「井國」以外的嚴肅事務「沒在關切」、「完全不關心」,只關切、只關心消費生活的點點滴滴,只對娛樂花絮新聞感興趣。「井國」台灣人出國、出「井國」,水準、品質會立刻被外國人比下去。

台灣人的國際觀比較低落,似乎是一項公認的事實。周星星我仍記得大約是在五、六年之前,李家同曾建議年輕學子要上網看國外的新聞媒體,像是 BBC 的網站;當時,周星星我對這件事印象超級深刻,因為周星星我同時想到:原來,李家同也只能在無意識下提出英文的新聞媒體,而我周星星卻幾乎沒在看英文的新聞媒體,卻幾乎只看法文的新聞媒體————中文的新聞媒體就不再刻意提了————,像是法國的《世界報》網站。周星星我當時就想說:憑藉李家同的國際觀,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其實是有台灣人知道怎麼樣閱讀法文的、德文的、義大利文的、西班牙文的新聞媒體。

過去幾年,周星星我幾乎天天都會上法國《世界報》網站;現在,已經不再天天上《世界報》網站,但還是非常期待一上《世界報》網站就能夠看到一些很有內容的文章。就像《世界報》的書本週報,讓人知道已經有些什麼有趣的、特別的書出版,什麼文化議題正在發燒、引發爭論,什麼新作者正火速爆紅,這種閱讀《世界報》的書本週報的樂趣,是很難被什麼只在看『鄰居糾紛』、『餐飲有蒼蠅』、『行車糾紛』的新聞的人能夠體會得到的。

四月三十號清晨,我親眼看著天色變亮、變白天,十六年前跟今天,都是這樣
。四四十六,意謂能夠看到四代完整一輪的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,看過四屆的奧運、四屆的世界盃足球賽,看到剛出生的小嬰兒現在在唸高一。看到台灣的股市攀高到一萬多點再暴跌,然後,又有幸再看到台灣的股市攀高到一萬多一點點。十六年,看到有新聞媒體消失了————《大成報》、《中時晚報》、《民生報》、《自立早報》、「真相新聞網」————,看到有新聞媒體崛起————《自由時報》吃下《自立早報》、《自立晚報》的市場、《蘋果日報
》、《壹週刊》、「壹電視」、「udntv」————,看到《中國時報》變成
旺旺集團《中國時報》,讓我周星星忍不住要哼唱一句崔健的歌詞:「不是我不明白,這世界變化快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rance 的頭像
    errance

    遊蕩的哲學: ERRANCE, ERRARE HUMANUM EST, & LES PLAISIRS D'ERRER, ET CAETERA.

    err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